《M型社會》大前研一
疫情下無聊沒有書看,走進我哥房間發現一堆書籍,挑了好幾本之後決定先從 M型社會 開始閱讀,沒想到這本2006年出版的舊書,如今還是能給我衝擊性的觀念,果真要多讀書增加自己的靈感和思考能力呢!
M型社會大家都知道,就是有錢的人越來越有錢,貧窮的人越來越貧窮的一個趨勢。大前研一 將社會化分為四個階級,上層社會、中上層、中下層、下層社會,以每年的年收入多少日圓來做劃分。
本書探討到許多的社會議題,大前研一是以日本為範例做舉例,在剛出版的那段時間裡日本內閣總理 小泉純一郎 做了許多的內政改革,大前其實做了許多的評論,其實日本大多都是改革表面,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的情況。
看完本書,真覺得 大前研一 是一個真正的政治家,討論到了許多經濟與社會上面的議題。
大前討論到關於中下階層企業生存的策略模式,隨著網路時代的演進以及M型化社會的到來,許多百貨公司逐漸式微,只有大型百貨公司可以生存,地方型百貨公司面臨到一個問題,上層階級不買中階貨,中下階級則會考量到價格問題。
百貨業者不能了解的是,每年銷售額都在下降,殊不知是社會結構的問題變化,現今無論是日本還是台灣都面臨同樣的狀況,因此許多企業發展出所謂的「憧憬自由之丘」的模式。
憧憬自由之丘
憧憬自由之丘簡單來說,就是以改善生產地與運作模式,來降低商品售價,製作出與高檔貨同樣感覺的服務或商品。
服飾店來說以ZARA做舉例,同樣流行的潮牌有高檔貨的水準,價格卻是中階的價位。汽車產業來說,許多人可以接受中階水平價位,同樣擁有高檔水準的車種。飯店業來說,雖然沒有大飯店的規格,但許多的小旅館推出許多小東西或服務,有家的一種感覺(烤麵包、各式飲料、甚至味增湯),現在台灣的膠囊旅館就走向這種模式。
就是讓消費者有中階消費,但卻有尊榮的感覺之服務。
新奢華
新奢華也就是消費者對於超過一點自身可以消費的能力,但因為只差臨門一腳就可以買,業者就要主打最自己好一點來推銷,就算是中低階層的民眾,偶爾也可以買個名牌包包來犒賞下自己,這就是現代的新奢華概念,不過實在想想是否有其必要呢。
社會議題與經濟議題相互綁在一起,首先探討房子的問題。
房子
過往很多日本人覺得就算通勤一個半小時上班是可以接受的事情,隨著時代不斷演進,越來越多人覺得要住在離工作地方距離近的位置,因此大前提出了一個有趣的模式。
平日可以住在一個租賃的小公寓裡面,假日可以住在郊區大空間的地方親近大自然,就算租房子工作三十年好了,換算下來也比直接買市區的房子來的更有多出來的錢可以運用。
日本房價雖然不像台灣誇張,但一生最大的費用就是房子,與富爸爸 清崎 房子是負債的概念似乎有點類似。
車子
大前提到買車跟買房信念都是人根深蒂固的,但除了買車的錢,加上保養、稅、各式保險所綜合起來相當可觀,因此提出了一樣是租賃的模式,在2006年左右有這樣的想法不知道是否超前,
不過現今2021的發展裡面,已經出現了許多汽車產業訂閱制的模式,與租賃汽車有更多的發揮空間。
大前 提到改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環,日本人與台灣人一樣,從學生教育出來的都是為了適應社會的工具人,也提到了教師與公務人員的腐舊模式。
在北歐國家可以有像是索尼等諸多通訊行業,或其他行業的發展,在於他們的教於不在於 教(teach) 而是在 學 (learn),一個班上30個學生有30個不同的答案,因此老師感到欣慰。
有標準答案的學生出了社會,同樣進入到標準的公務人員體系,大部分公務人員都是可以刪減了,大前提到甚至刪掉九成的人力,就可以大幅度減少財政支出,因為公務人員就是如此,
以每個人做0.3份工作來分配,分了許多不同的窗口,剩下的時間都在摸魚打混,然後領超過一班上班族的薪水,是國家拖累的一項重要因素。
稅制改革方面,大前提出資產稅及附加價值稅,其餘稅制都可以直接取消。
針對所得來進行課稅其實是不公平的,甚至會扼殺許多人想要努力賺錢拚博的人,進行資產課稅可以讓錢進行有效的公平流動,有資產的老人的錢會流向年輕一輩負擔沉重的一端。
附加價值稅,則是不以商品價格做課稅衡量,而是根據商品從製造到最終銷售、服務,所衡量的價值來進行課稅,如此一來就不會有許多企業進行法律漏洞逃稅的情形發生。
心得
大前研一 確實讓人感覺到他是一位政治家,而不是檯面上顧既得利益者的政客,他的思想就在於幫助那些中階階層的人身上,還有許多日本社會的諸多問題解決方案
確實許多人只是進行改革推翻,卻沒有生出什麼新東西出來取代,小布希推翻海珊、柏林圍牆倒塌,一樣沒有什麼新氣象的發生,要有新的建設方案才行。
雖然這本書是將近15年前的暢銷書,如今來看還是有許多值得思考的地方,以及台灣可以借鏡的,非常推薦給大家在2021的今天閱讀,日本與台灣其實非常相像。
相關文章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