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我應該好一段時間就知道這個現象了,就是使用手機跟電腦的差異在哪邊,其實注意力完全是不一樣的,讓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觀察吧!
寫這一篇當下來到了周末的時間,最近因為接觸了虛擬貨幣的關係,發現好多賺錢快速的方法,根本不是上班可以比的!然後uber eats趟次標準又被調高到50趟,根本跑不到好嗎?在雙重原因之下假日就沒有出門跑單了。
過往假日都會出門跑單賺錢,今天整天窩在家裡面跟幣圈認識的美女網友聊天,交友軟體玩太多真的會應付不過來,而且漂亮的女生真的很多,只是沒機會遇到而已,啊離題了。
總之就是整天待在家裡非常無聊,划手機真的又是非常浪費時間的一件事情,整天刷大陸人學谷阿莫講電影,還是看看IG女生又發了什麼,一不注意時間全部都在上面了。
讓我想到適時應該要把這一篇寫出來跟大家分享了,我所觀察到的宅男不同經驗。
以前在我大學時期大約在2009年後,智慧型手機才剛剛準備要崛起的時候,那時剛升上大一人生地不熟,住進了學校附近的雅房宿舍,父母親把家裡的電腦和生活用品開車搬過來到宿舍,當時唯一跟外界的聯繫就是那台電腦。
因為對外界聯絡不方便,每次要查什麼東西要嘛是到圖書館借用電腦,要不然就是回宿舍上網看看臉書或是MSN,當時的宅男的生活就是以電腦為中心展開的思考模式,包括所有遊戲、轉檔什麼的,所以我非常習慣回到家就要開啟電腦使用,不管是玩遊戲還是刷臉書。
過去我是保險業務,直到有一次晚上前往客戶家裡做拜訪,該說的事情都說完了開始在聊天,客戶就是拿起手機滑阿滑,我問她下班都在做什麼呢?都在滑手機嗎?他跟我說不然還能做什麼呢?就是看看影片之類的吧。
才發現到現在很多人有了智慧型手機之後,就不再像以前那樣使用電腦了,回到家有手機或平板就夠了,不需要用到電腦作業的時候就不會用到。
就連我的部落格google analytics後台都顯示手機來這邊的居然占了6~7成,電腦來的只佔大約3成,真的是出乎意料之外。
其實結論來講,就是使用手機的人比較沒有自己獨立思考的空間,這一點我自己也覺得有點奇特!手機或是平板的設計就是各項APP在介面之上,想要操作什麼就點進去進行使用,進去看youtube、玩跑跑卡丁車、滑滑臉書、IG。
很奇怪的就是,手機對於使用者來說沉浸的體驗,完全超過使用電腦的體驗,像我寫文章的今天耍廢來說,就覺得一天度過得非常沒有意義,一條影片看完接著一部影片,臉書、IG設計也很聰明,知道人一直想滑下去的設計,同時也是因為新奇感,不知道要滑到什麼而上癮無法自拔(好的或壞的)。
但是使用電腦就不一樣了,現今的電腦無論是windows或是MAC,都是有電腦的桌面可以讓使用者當作是休息的空間,就像是一個平台一樣,可以在上面放點東西,做一點事情,讓使用者的主動性操作比較強。
也就是說,使用電腦的人比較容易有自己獨立思考的空間,當看到一則新聞或影片的時候,可以有更多的思考去好好回應它,該是留言還是如何,而手機的呈現更是直接且方便,根據這項理論,網友無腦的回答可能會更甚於電腦的使用者。
提到獨立思考的部分,當然大家最推崇的就是讀書了,書本是一種文本的呈現,像是漫畫、動畫也都是一種文本的呈現,當我們去解讀它的時候受限於呈現的形式,書本可以讓人產生更多的想像力,遨遊天地之間,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、顏如玉就是如此。
結論
所以總結來說,我認為我們投入的沉浸程度會影響我們獨立思考的程度,這麼說也許沒這麼正確,應該是說越是整理好的東西直接吃下去,反而越不會在意這東西的好壞,資訊就直接塞到腦袋裡面不會做判斷。
念書就是一種隨時可以抽身,主動思考作者所說到底對不對的一種文本,人家常說如果一直塞資訊進來,卻不會自己思考判斷的話根本就是盲從的鄉民,我想其實是有其道理存在的,鼓勵大家多讀書。
社群媒體發達的現代,智慧型手機普遍的情況之下,比起使用電腦,人們對於自己的思考跟判斷趨近於越來越低下的情況,這一點我們真的要好好想一想,甚至反思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。
相關文章推薦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