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去圖書館撈到書來看啦
這本書跟大家分享,全世界大約五個裡面就有一個高敏感族人士,然而高敏感族群絕對不是一個症狀或病態,而是一個特定的人格特質與個性。
高敏感的人通常成長過程中會被人說是「靦腆害羞」、「神經質」、「內向」等等評價,然而之所以叫高敏感族群,顧名思義就是自身對外界的感知能力超越一般的朋友們。
高敏感族群厲害的地方,常常對於氛圍的感知能力特別強,也就是日本人常說的讀空氣,了解現在的氛圍是緊張還是輕鬆等場面,對於高敏感族還說根本就像是警鈴大作一樣明顯。
他們也對於像是 氣味 也非常敏感,如果沒有抽菸的高敏感族群來說應該會非常受不了煙味吧?
在工作上面,同樣也無法面對吵雜的環境進行工作,會讓他們的內心世界大爆炸,無法靜下心來好好工作,與同事開會討論的時候,因為其深思熟慮的個性,很多甚至需要經過一天好好沉澱思考之後,隔天才有滿意的答案回覆,對他們來說是負責任且能好好消化產出的過程。
高敏感族群就是神經比較細微的族群,比方說在嬰兒時期,床邊擺放一些平常不同的物品或奶水的甜度,高敏感族嬰兒都會渾身不對大哭等反應。
因為西方人喜歡將人個性分類,其實高敏感族個人覺得跟所謂法體開有異曲同工但又有點不同,也就是牽涉到靈性的部分,身邊可能有一些朋友對於另個世界飄飄總是很敏感,也因常被飄飄干擾而情緒起伏很大,高敏感族群其實也常因為太敏感,查覺到身邊環境變化而情緒起伏。
作者說其實五個人裡面有一個高敏感族其實不是唬爛,舉了 榮格的理論,大約有四個人裡面就有一個內向性格的朋友。內向跟高敏感族群其實不是同一個分類的,但可以說是兩個圈圈有很大的交集。
高敏感族群與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於,高敏感族群很容易與人交往疲乏,在人與人的宴會或相處當中,是不是有一些人總是中間就想離開了?或者是別人想續攤,而總有乖寶寶說 不了,該回家了吧?(好啦就是我
外向型高敏感族群不會排斥與別人互動,可以擁有好的社交都沒有問題,不過因為本身的能量消耗很快,所以更需要好好休息!另個說法是,更短的時間內就可以達到與人社交的滿足感,再超過就要吐了。
所以外向型高敏感族群常常會感受到自己很累,因為本身的容量容易滿足,但又常常SOCIAL,常常需要休息啦!
而內向型的人來說,如果與朋友之間常聊一些表面的、物質的東西,很快他們就會感受到無聊,內性的人需要更多精神層面的談話,來滿足精神內心的充電。高敏感族群很大一部分比例是內向型的朋友,常宴會到一半躲到廁所裡休息喘氣,但往往時間太短讓他們累到不行。
最常聽到高敏感族群在其他人感覺到聚會高潮時說要離開了
「什麼你要走了?」
這句話是不是沒這麼陌生啊?畢竟我們身邊總是會有高敏感族朋友,一般人不理解他們怎麼總是在高潮的時候就離開了,實際上高敏感族群只需要短時間的社交就可以達到充實心靈的滿足,很快扣打就用光了,一般人則可能需要一整天才會用光。
還有一個有趣的例子,就是高敏感族群的朋友來他們家玩怎麼辦?你有沒有這樣子的經驗呢?到底朋友需要來你家玩多久才算是合理?一整天還是幾個小時?總不可能一整天都彬彬有禮吧?
長時間在一起一定會有部分時間在做自己的事情,就是充電的時間,可以跟朋友約好相處的時間來聊些有意義的關心或交流,其實也是沒必要 勾勾迪(台語無意義的糾纏),真正的朋友不需要黏滴滴,尤其是高敏感族群更是明顯。
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是,高敏感族群很多是自尊心比較低落的。
為什麼呢?「你應該跟其他孩子一樣一起玩啊?」「打開心門融入他們!」實際上對於高敏感族群孩子來說,他們就是特別敏感,特別需要呵護有自己的內心世界或獨處時間,因為普世價值是要開朗外向的孩子才是健康的,父母或師長對孩子的失望常導致高敏感族孩子對自己評價低落。
會認為一定是自己哪裡有問題所以才會這麼差,或是可以改進才能贏得父母、師長、他人的認同,自尊心低的人可能會表現出非常進取積極的態度,或者是很多強人都是自尊心低落,有一個很差的童年等,真實的情況是希望獲得別人的認同,而不是自我內心的實踐才去做的。
還舉了一個例子是媽媽帶孩子,孩子出生之前是媽媽自己一個人的時間,孩子出生後都需要孩子膩在一起,常常自己靜下來的時間沒有多久,就會聽到 媽媽妳在哪裡?這種孩啼聲,身為媽媽又不能表現出不耐煩,甚至自責自己升起很煩的念頭,自己不是好媽媽,非常內疚。
其實孩子逐漸長大後,可以跟孩子是當的溝通,媽媽也需要自己的時間,有些事情可以自己打理,需要時再找媽媽即可,不需要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找媽媽,當媽媽的一定比我更懂吧?
本書後半段在強調與教導高敏感族群的人學會接納自己,這不是一種錯誤,是天生的個性,只要接納原本的自己,就可以逐漸找回有自尊的自己。
只能說我會看到這本書,大概也是因為自己算是高敏感族群的人吧?高敏感族群不會每個特性都會符合,而是一種比例原則,大概符合多少特質就是屬於高敏感族群,本書有測驗可以得知自己是不是,網路當然也很多可以測啦,不過只能當參考而已。
像是聚會不想待很久,什麼續攤之類的我真的沒有那個精力跟別人蝦攪和,除非是很好的朋友。說自己的高敏感族也不為過啦,因為我每天中午都會窩到圖書館裡面有自己的時間靜心或睡覺,總要有自己思考的時間,過去的學生和出社會都是如此,我想才有機會接觸到這本書吧?
感覺有了解到更多了,感覺很不錯呢!推薦給大家囉!
相關文章推薦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