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設計的心理學:人性化的產品設計如何改變世界》 唐納‧諾曼
人為過失?錯了,是設計不良!
作者 唐納‧諾曼,這本書中譯版 西元2000年出版,這20多年來科技的日新月異,讓作者重新將辭彙、案例重新編輯,為了能夠符合得上現今的科技!
設計的好壞決定於使用是否困難與理解,看著本書的過程,回想起曾經發生的事件,以及親身經歷的過程,只能說相見恨晚,讀書真能檢視與反思!
內容理論繁多,但複雜結構來自簡單的核心,在此分享我看到的認為重點與大家分享。
人本設計
最簡單的例子,你是否有看過早期的電冰箱,上面有兩個調節鈕,一個是控制溫度調節器,另一個是分配輸送冷藏和冷凍的流量控制,如果是你會操作嗎?聽起來就很難,到底要往哪裡扭呢?
或者是有沒有住進飯店,浴室裡的冷熱水控制器,一邊是熱水一邊是冷水,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做調整呢?這些是值得思考的問題。
所謂人本設計,即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思考與看待問題,也許今天這台機器對於工程師來說,是完美的功能設計,各種操作都有,但對使用者來說,卻要拿著說明書一個個去核對,這種設計就NG了。
早期的戰鬥機操作設計,複雜且難以記住,飛行員常失誤墜毀原因也出自於此,因此,設計不能光只顧功能齊全,也要以使用者角度來看待思考,才更是周全。
台鐵普悠瑪號翻車意外
人為過失,設計不良,誠如上述所說,2018年 台鐵普悠瑪翻車意外 眾所皆知,死傷眾多令人感慨。書中作者提到,一般事故發生,只要是操作員或司機,沒有按照標準流程進行,只會怪罪自己。
看起來好像合情合理,應該罪責全在司機,實際上錯在設計不良!所謂設計不良,不光指機器操作,包含司機排班、輪班制度,ATP (列車自動防護系統)、火車班次是否準點等問題。
這邊不多敘述當時經過,但往往出事情之後,只會推給第一線人員,似乎就可以保住上位官員,這種案例無論古今中外都如出一轍,甚至許多部隊的制度同樣如此。因此更是反思的地方。
失誤、錯誤
什麼是失誤?什麼是錯誤?
失誤是想要達成的目標與原來不一致,生活中常見於我們想A做B,想C說D的情況,純粹來自於自我的疏失。
錯誤是剛開始的方向就偏離錯誤,分為 規則的錯誤、基於知識的錯誤、記憶缺失的錯誤 。
如何防止錯誤?
如何防止錯誤發生呢?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由他人檢查,但是否看過一套制度由多人檢查,檢查完之後打勾呢?
這種方式只會造成「前面都這麼多人檢查了,我應該無所謂」的情況發生,100人檢查都沒用,還浪費人力資源,最理想的狀態為 2人 作業,最能檢查出對方的疏失。
本書內容理論繁多,說到許多理論步驟,檢視是否為一個好的設計,書中還提到一些認知心理學的東西,過去曾閱讀認知心理學,多於理論和套概念,內容不難卻又學理,這就是社會科學吧!
也因此本文不訴說過多理論,跟大家分享重點精華,對詳細內容與更多案例有興趣的讀者,可以收藏隨時翻閱,對於設計的理論與眼界更開闊不少喔!
相關文章推薦: